在真核動物細胞中有 20 多種蛋白質翻譯后修飾過程, 常見的有泛素化、磷酸化、糖基化、脂基化、甲基化和乙?;?。mRNA 被翻譯成蛋白質后, 對蛋白質上個別氨基酸殘基進行共價修飾的過程,即蛋白質翻譯后修飾過程尤為重要,它使蛋白質的結構更為復雜,功能更為完善,調節更為精細,作用更為專一。
糖基化定義: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質或脂質附加上糖類的過程,發生于內質網。在糖基轉移酶作用下將糖轉移至蛋白質,和蛋白質上的氨基酸殘基形成糖苷鍵。蛋白質經過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糖基化是對蛋白的重要的修飾作用,有調節蛋白質功能作用。
蛋白質糖基化可以按照氨基酸和糖的連接方式分為四類:O 位糖基化、N 位糖基化、C 位甘露糖化以及 GPI(glycophosphatidlyinositol)錨定連接。
1、N-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 是通過糖鏈的的還原端N-乙酰胺基葡萄糖(Glc-Nac)和肽鏈中某些Asn側鏈酰胺基上的N原子相連,能接有糖鏈的Asn 必須處于Asn-X-Ser/Thr(X!=P)殘基構成的基序中。糖為N-乙酰葡糖胺。
2、O-糖基化結構比N-糖基化簡單,一般糖鏈比較短,但是種類比N-糖基化多。肽鏈中可以糖基化的主要是Ser和Thr,此外還有酪氨酸、羥賴氨酸和羥脯氨酸,鏈接的位點是這些殘基側鏈上的羥基氧原子。連接的糖為半乳糖或N-乙酰半乳糖胺(Gal&GalNAc){也可以葡萄糖/葡萄糖胺(Glc/GlcNAc),甘露糖/甘露糖胺(Man/ManNAc)等。
糖蛋白的基本結構蛋白鏈與糖鏈通過共價鍵相連蛋白鏈上連接糖鏈的位點稱為糖基化位點。由于糖鏈的生物合成沒有模板可以遵循,因此在同一個糖基化位點上會連有不同的糖鏈,造成所謂的微觀不均一性。
1,糖基化影響治療用蛋白的療效:對于治療用蛋白,糖基化還可影響蛋白藥物在體內的半衰期和靶向性
2,糖基化與蛋白質的可溶性 :研究表明,蛋白質表面的糖鏈可增加蛋白質的分子溶解性
3,糖基化與蛋白質的免疫原性:一方面,蛋白質表面的糖鏈可誘發特定的免疫反應,另一方面,糖鏈又可遮蓋蛋白質表面的某些表位而降低其免疫原性
4,糖基化增加蛋白質的穩定性:糖基化可增加蛋白質對于各種變性條件(如變性劑、熱等)的穩定性,防止蛋白的相互聚集。同時,蛋白表面的糖鏈還可覆蓋蛋白質分子的某些蛋白酶降解位點,從而增加蛋白質對于蛋白酶的抗性
5,糖基化影響蛋白質分子的生物活性:改變蛋白質的糖基化還可以使蛋白分子產生新的生物學活性